欢迎来到期刊吧-专注期刊发表!
您的位置: 首页 > 专业指导 > 医学论文写作指导

五苓散治疗小儿腹泻、流泪症的疗效研究-中华血液学杂志投稿

中华血液学杂志投稿   中华护理杂志投稿   中华肿瘤杂志投稿   中华医学杂志投稿
  1  小儿腹泻
  案例3:患儿,男,3岁,2001年7月15日就诊。患儿2 d前腹泻,每日大便7~8次,大便清稀,甚如水样,夹有不消化食物,无黏液及脓血,伴肠鸣,微腹痛,尿少,纳呆。诊见:面色淡白,精神较差,无发热,无明显脱水征,腹软,舌质淡红,苔白腻,指纹淡红。辨证为湿盛泻。治宜利水渗湿、健脾止泻。方选五苓散加味:猪苓10 g,泽泻10 g,茯苓10 g,焦白术6 g,桂枝3 g,焦山楂6 g,车前子(包煎)10 g。水煎服,每日1剂。服药2剂,腹泻次数明显减少。继服2剂,大便恢复正常。
  按:小儿泄泻病因复杂,但其病变皆在脾胃,均与湿邪有关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谓:“湿盛则濡泄。”朱丹溪亦云:“凡泄泻皆属湿。”故治湿盛泻必须利小便。方中五苓散、车前子利水渗湿;焦山楂消食导滞,善治泻痢。诸药合用,湿邪祛除,脾运复健,则泄泻自止。此即“利小便而实大便”之意。
  2  流泪症
  案例1:患者,女,58岁,1995年7月20日初诊。患者诉两眼内眦时流眼泪5年。询及泪下无时,迎风更甚,泪水清冷,平素不喜生冷,食欲尚可,小便不多,小腹有冷感,大便可,挤压泪囊无脓性分泌物,舌质淡胖,苔白润,脉沉迟。辨证当属气化不利,水溢于目。治以化气利水为主。方选五苓散加味:猪苓12 g,泽泻10 g,漂白术10 g,茯苓15 g,桂枝10 g,附子6 g,车前子10 g。服7剂后,不再流泪。嘱服杞菊地黄丸,以巩固疗效。
  按: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,上额,交巅,直脉从巅入络脑,还出别下项,循肩,夹脊,抵腰,络肾,属膀胱。若膀胱气化不利,水液不得下行而循经上溢,可从泪管而出。故本案应与膀胱气化不利相关。方中五苓散化气行水;车前子善走气分,能通行膀胱气化而利水,又能明目;附子温经散寒,除下焦冷气,又助桂枝温通膀胱阳气。如此温利结合,膀胱气化司职,水道通利,自无上溢之虞。
  五苓散出自《伤寒论》,由猪苓、泽泻、白术、茯苓、桂枝组成,原为治太阳表邪未解,内传太阳之腑,以致膀胱气化不利,遂成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而设,功能利水渗湿、温阳化气,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水湿内停之水肿等症。
中华风湿病学杂志投稿       http://www.qikanba.com/

上一篇:高职生道德信仰调查 本文版权由期刊吧所有 下一篇:浅析中医中药在调节GR的研究-中华风湿病学杂志投稿

我要分享到:
————从事多年国内外学术服务,发表国际期刊请认准期刊吧————

企业信誉保障

工商可查,网站备案可查

售后服务保障

一对一跟踪,确保零错误

客户信息安全

客户资料严格管理和保密

无条件退款

发表不成功全额退款机制

期刊质量保障

正规期刊,全文网上收录